杭州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  诉讼指南  |  经济合同  |  公司股权  |  交通事故  |  离婚纠纷  |  建筑工程  |  连锁加盟  |  
刑事辩护  |  劳动仲裁  |  法律顾问  |  三板上市  |  房产纠纷  |  法律文书  |  网购侵权  |  诉讼代理  |  旅游纠纷  |  所有文章
 
 
聋哑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如何认定,其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聋哑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如何认定,其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要认定一个民事行为是否是有效的,一般要满足几个要件:

第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第三,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

我们就从这几个要件来一一分析,这份聋哑人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一、聋哑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独立地以自己的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三种情况: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自然人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或者是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二,精神状况健康正常。公民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和社会生活共同规则,理智地实施民事行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理智地从事行为的人,即使18周岁以上,也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年满八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事前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也可事后征得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但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接受奖励、赠与及报酬的行为。即“纯获利益”的行为,不需要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相对方行为人也不得以其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为理由否定行为的法律效力。

(3)未满八周岁的儿童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自己独立实施民事行为,只能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不过,为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利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及报酬的行为有效。

这位聋哑人是一位成年人,其精神状况也很稳定,可以辨别自己的行为,也可以用手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那么他就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行为,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那么聋哑人可以以自己名义独立与他人签订合同,而不需要别人代理或追认。

二、聋哑人的意思表示

 

聋哑人因为不能听也不能说,都是通过第三方来翻译,可能就要怀疑是否在约定过程中存在意思表达不真实的情况。意思表示不真实,是指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意志与其内心的真实意志不一致,即行为人表示要追求的某种民事后果并非其内心真正希望出现的后果。这类行为可因虚假表示、误解、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原因引起。

如果聋哑人在与他人签订合同过程有发生以下这些情形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

1、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3、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

4、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5、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

反之,如果聋哑人在签订合同时,合同另一方当事人或翻译的第三人,并没有存在胁迫、欺诈或乘人之危的情形的,那么这个合同就是聋哑人自身的真实意思表示。

三、合同内容是否违法

 

合同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的订合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的,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但合同所约定的内容不得涉及违反法律规定,比如约定买卖枪支、毒药。同时也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一方当事人虽然是聋哑人,但如果没有证据证明聋哑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情形下,那么他就有独立实施民事行为的资格。且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有第三人协助, 如果不能证明第三人或合同另一方当事人有侵害聋哑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在合同内容也合法的情形下,那么这份合同就是有效的。

结语

聋哑人虽然听力和语言表达有障碍,但他们可以正确认知事物,也能基于自己的内心表达意思,并非不能辨认、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只要双方约定的内容没有违反法律,也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那么聋哑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就是有效的.

杭州法律咨询
 
杭州律师咨询 杭州法律咨询 杭州律师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杭州法律咨询网 Copyright © 2005-2010 浙ICP备05000001号 本站律师:骆军军
手机:13777805857  E-mail:zjlawyer@gmail.com 办公地址:杭州市古墩路701号紫金广场C座5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