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报警是否属于自首?-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后报警是否属于自首?-案例

作者:骆军军律师

[案情简介]

    蒙山县陈某驾驶三轮摩托车搭载货物和货主郑某在途经县西河镇水秀村急弯路段时,由于没有按照操作规范安全行驶,货物超载并且车头载人,导致车辆翻车损坏,郑某跌落路面当场死亡,造成重大交通事故。陈某在郑某倒地后,即让路人孙某拨打了110电话,并保护案发现场。待交警赶到现场时,郑某已经死亡,陈某遂如实向交警供述案发经过。经交警大队责任认定,陈某承担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争议]:

本案陈某构成交通肇事罪没有争议,但对是否有自首情节有以下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陈某的行为属于自首行为,是法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理由是,陈某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委托他人拨打110电话,并等交警来处理,把自己置于公安机关的控制之下,属自动投案。交警赶到后,陈某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符合自首的构成要件,故属于自首行为。
    第二种观点认为:陈某的行为不属于自首行为,不是法定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其理由是,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属于加重处罚情节,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肇事者有抢救伤者、保护现场、及时报警的义务。陈某交通肇事后,叫他人110电话,保护案发现场,是陈某先前肇事行为带来的后续义务行为,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既然是陈某的义务,那就不属于法定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情节,故不是自首行为。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陈建光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委托他人报警,之后一直在事故现场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自己的肇事事实,认定为自首。陈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

[评析]:

我国刑法规定自首制度的目的在于鼓励犯罪人自动投案,悔过自新,不再继续作案,同时也有利于案件的及时侦破与审理。犯罪嫌疑人犯罪以后主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成立的两个条件。

首先,本案中,陈某交通肇事后,在犯罪事实没有被公安机关发觉,自身尚未处于公安机关控制之时,主动叫他人拨打110报警电话,等待交警来处理,主动将自己置于公安机关的控制之下,是自觉接受司法机关处理的行为。至于陈某投案动机是真心悔悟还是为了争取宽大处理,这并不影响对“自动投案”的认定,陈某的行为属自动投案的行为。其次,当交警来到案发现场后,陈某向交警如实供述了自己的全部罪行,这符合自首的第二个条件。陈某的行为完全符合自首的两个要件,应该认定为自首行为。需要指出的是,自首的成立与否只与是否具备自首要件有关,而与犯罪嫌疑人有无法律规定的义务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因为其应该履行后续义务来否定其自首行为。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 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