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政复议规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交通事故

交通行政复议规定

作者:骆军军律师

交通行政复议规定


【颁布单位】交通部

【颁布日期】20000627

【实施日期】20000627

【题注】《交通行政复议规定》已于2000年3月29日经第4
次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交
通部部长 黄镇东 二000年六月二十七日

  第一条

  为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
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交通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交通
行政机关申请交通行政复议,交通行政机关受理交通行政复议申请、作出
交通行政复议决定,适用《行政复议法》和本规定。

  第三条

  依照《行政复议法》和本规定履行交通行政复议职责的交通行政机关
是交通行政复议机关,交通行政复议机关设置的法制工作机构,具体办理
交通行政复议事项,履行《行政复议法》第三条规定的职责。

  第四条

  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
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其上一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
申请行政复议。

  第五条

  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法设立的交通管理派出机构
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交通主管部门或者该交通主管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
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第六条

  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法设立的交通管理机构,依
照法律、法规授权,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
管理机构的交通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第七条 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交通部申请行政复议:

  (一)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

  (二)交通部直属海事管理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

  (三)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的具体行政行为;

  (四)交通部的具体行政行为。

  第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交通行政复议机关申请交通行政复议,应
当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
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人应当在交
通行政复议申请书中注明,或者向交通行政复议机关说明,并由交通行政
复议机关记录在《交通行政复议申请笔录》中,经交通行政复议机关依法
确认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第九条 申请人申请交通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申请人口头申请的,交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被申请
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申请人应当在行
政复议申请笔录上签名或者署印。

  第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者向本级人民政
府申请行政复议,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政府已经受理的,不得再向交通行政
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第十一条

  交通行政复议机关收到交通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
。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决定予以受理,并制
作《交通行政复议申请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对不符合《
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制作《交通行政复
议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送达申请人;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但是
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
提出。

  除前款规定外,交通行政复议申请自交通行政复议机关设置的法制工
作机构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十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交通行政复议申请,交通行政复议
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上级交通行政机关应当制作《责令受理通知
书》责令其受理;必要时,上级交通行政机关可以直接受理。

  第十三条

  交通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
交通行政复议机关设置的法制工作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
个人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

  复议人员调查情况、听取意见,应当制作《交通行政复议调查笔录》

  第十四条

  交通行政复议机关设置的法制工作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
起七日内,将交通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交通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
印件及《交通行政复议申请受理通知书》送达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前款通知之日起十日内向交通行政复议机关提交
《交通行政复议答复意见书》,并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
其他有关材料。

  第十五条

  交通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经说明
理由并由复议机关记录在案,可以撤回。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应当
提交撤回交通行政复议的书面申请书或者在《撤回交通行政复议申请笔录
》上签名或者署印。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交通行政复议终止,交通行政
复议机关应当制作《交通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
第三人。

  第十六条

  申请人在申请交通行政复议时,对《行政复议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
定提出审查申请的,交通行政复议机关对该规定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
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制作《规范性文件转送处理函
》,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

  交通行政复议机关对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或者转送处理期间,中止对具
体行政行为的审查。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审查的,应当制作《交通行政复
议中止审查通知书》及时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

  第十七条

  交通行政复议机关在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审查时,认为其
依据不合法,本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
,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国家机关依法处理。处理期
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交通行政复议机关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审查的,应当制作《交通行政
复议中止审查通知书》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

  第十八条

  交通行政复议机关设置的法制工作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
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交通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
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交通行政复议决定:

  (一)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
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

  (二)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令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
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
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2.适用依据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四)被申请人不按照《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提出书面答
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
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交通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
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
行政行为。

  第十九条

  交通行政复议机关作出交通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交通行政复议
决定书》,加盖交通行政复议机关印章,分别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
三人;交通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交通行政复议机关向当事人送达《交通行政复议决定书》及其他交通
行政复议文书(除邮寄、公告送达外)应当使用《送达回证》,受送达人
应当在送达回证上注明收到日期,并签名或者署印。

  第二十条

  交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交通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
交通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
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交通行政复议决定的,经交通行政复议机
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但
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

  交通行政复议机关延长复议期限的,应当制作《延长交通行政复议期
限通知书》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

  第二十一条

  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交通行政复议决定的,交通
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交通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第二十二条

  交通行政复议机关设置的法制工作机构发现有《行政复议法》第三十
八条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应当制作《交通行政复议违法行为处理建议书》
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建议,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依照《行政复议法》和有关
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处理。

  第二十三条 交通行政复议机关受理交通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
收取任何费用。

  交通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应当在本机关的行政经费中单独列支,不
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由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2年交通部第39号令发布的
《交通行政复议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 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