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事人的共同加害行为是否构成共同侵权行为?
共同加害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基于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致使他人人身或财产受损的行为。共同加害行为构成共同侵权行为。 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犯罪多为性侵年轻女性
强大定位功能为虚拟交友现实犯罪提供便利 基层办案人员称 微信犯罪多为性侵年轻女性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也被不法分子“瞄上”,成为新型犯罪工具。连日来了解到,微信犯罪案件在一些地方层出不穷,并呈蔓延趋势。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安全保卫学院表示,微信犯罪既有常规通讯工具犯罪
-
抢劫罪之概念及犯罪构成要件
一、概念 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 (一)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属复杂客体。抢劫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个人所有的各种财物和
-
抢夺罪概念及其犯罪构成要件
一、抢夺罪概念及其构成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一) 抢夺罪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在此点上本罪与抢劫罪不同;本罪只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不危害人身安全,属单一客体。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一般的财物,如金钱、
-
聚众斗殴罪之概念及其构成
一、概念及其构成 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给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一)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公共场所的秩序,而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各项共同生活的规则、秩
-
走私罪之概念及构成特征
一、走私罪概述 (一) 概念 走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和限制进出口的货物、物品进出国(边)境,偷逃关税,破坏国家对外贸易管制制度,情节严重的行为。 79 刑法只规定了一个罪名即为走私罪,而对走私不同性质的货物和物品行为规定了不同档次的法定刑。
-
挪用资金罪概念及犯罪构成
一、概念 挪用资金罪(刑法第272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
-
职务侵占罪刑法之规定
职务侵占罪 : 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
-
非法经营罪概念及其构成
一、概念及其构成 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限制买卖物
-
挪用公款罪概念及其构成
一、概念及其构成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一)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